
IP 地址和 MAC 地址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地址,它们在网络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IP 地址是由网络层协议(如 IPv4 或 IPv6)分配给网络上的每个设备的逻辑地址。它用于确定设备在网络上的位置,并用于在网络上路由数据包。IP 地址可以是动态分配的,也可以是静态分配的,这取决于网络配置。
而 MAC 地址是由链路层协议(如以太网)分配给每个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它是在设备制造时就固定下来的,不会随网络环境的变化而改变。MAC 地址用于在局域网内进行数据链路层的寻址和传输。
简而言之,IP 地址决定设备在网络上的位置,而 MAC 地址则标识设备的物理身份。IP 地址用于网络层上的寻址和路由,MAC 地址用于数据链路层上的寻址和传输。这两种地址相互配合,共同实现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
ip地址和mac地址的区别与联系
ip地址和mac地址的区别与联系如下:1、两者地址使用不同。 IP地址是指Internet协议使用的地址,而MAC地址是Ethernet协议使用的地址。 当存在一个附加层的地址寻址时,设备更易于移动和维修。 2、分配依据不同。 IP地址的分配是基于网络拓朴,MAC地址的分配是基于制造商。 IP地址是可以自动分配的,MAC地址在每个网卡出场的时候就有一个全球唯一的MAC地址,所以很多的验证软件就是验证mac地址的。 3、地址能否更改不同。 IP是可以更改的,mac地址虽然也可以更改,但是一般用不上,除非要用来绕过一些验证软件的。 网卡在通讯的时候通过mac地址相互识别。 4、长度不同。 IP地址为32位,MAC地址为48位。 5、寻址协议层不同。 IP地址应用于OSI第三层,即网络层,而MAC地址应用在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
mac地址和IP地址的区别
mac地址和IP地址区别:
一、地址性质不同
MAC地址是物理地址,IP地址是逻辑地址。 MAC地址是不可改变的,IP地址是可以更改的。
二、可变性
MAC地址具有唯一性,每个硬件出厂时候的MAC地址是固定的;IP地址不具备唯一性,因此,很多应用软件是围绕MAC地址开发的。
三、工作层次不同
二层基于MAC地址转发数据帧,三层基于IP地址转发报文。 二层交换机基于MAC地址表转发数据,路由器基于路由表(IP地址)转发数据。
四、长度定义
MAC地址是Ethernet网卡上带的地址,长度为48位,IP地址目前主流是32位长。 IP地址和MAC地址通过ARP协议联系到一起。
五、分配依据不同
IP地址的分配是基于网络拓扑,MAC地址的分配是基于制造商。
扩展资料:
mac地址和IP地址的应用:
MAC地址与IP地址绑定就如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本人携带自己的身份证去做重要事情一样的道理。
为了防止IP地址被盗用,通过简单的交换机端口绑定(端口的MAC表使用静态表项),可以在每个交换机端口只连接一台主机的情况下防止修改MAC地址的盗用,如果是三层设备还可以提供:交换机端口/IP/MAC 三者的绑定,防止修改MAC的IP盗用。
一般绑定MAC地址都是在交换机和路由器上配置的,是网管人员才能接触到的,对于一般电脑用户来说只要了解了绑定的作用就行了。
比如你在校园网中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换到另外一个宿舍就无法上网了,这个就是因为MAC地址与IP地址(端口)绑定引起的。
MAC地址和IP地址的区别
MAC地址和IP地址的区别如下所示:
一、地址长度的不同
1、MAC地址的长度为48位(6个字节),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每2个16进制数之间用冒号隔开,如:00:50:29:5A:8H:1E就是一个MAC地址。
2、IP地址为32位,由用点分隔开的4个8八位组构成,如192.168.0.1就是一个IP地址,这种写法叫点分十进制格式。
二、所在寻址协议层上的区别
1、MAC地址应用在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使数据从一个节点传递到相同链路的另一个节点上(通过MAC地址)。
2、IP地址应用于OSI第三层,即网络层。 网络层协议使数据可以从一个网络传递到另一个网络上(ARP根据目的IP地址,找到中间节点的MAC地址,通过中间节点传送,从而最终到达目的网络)。
三、分配依据不同。
1、MAC地址的分配是基于制造商。
MAC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 这个地址与网络无关,也即无论将带有这个地址的硬件(如集线器、网卡、路由器等)接入到网络的何处,它都有相同的MAC地址,是不可变的。
2、IP地址的分配是基于网络拓朴。
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分配给这两部分的位数随地址类(A类、B类、C类等)的不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