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电信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从事电信业务的企业和个人,应当依法办理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或者备案手续。ISP 作为电信业务的一种,必须进行备案。
该办法第四条规定,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办理许可或者备案手续。备案是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法定义务。
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包括按照规定进行备案。ISP 作为网络运营者,需要履行网络安全备案的法定义务。
该办法进一步规定 ISP 备案的具体要求和程序,为 ISP 备案提供法律依据。
“无法进行拟社区矫正对象审前调查评估”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什么?
户籍地和居住地不一样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如果被告人的户籍地是你们那的话,就要做审前调查,当然通过调查得出,在某某社区或者村子,居民和居委会不认识也不了解此人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你们省的有关社区矫正的地方性法律法规 有关规定,建议法院委托被告人居住地的社区矫正机关进行审前调查。 注意,每个省的具体的社区矫正的相关地方性法律法规是不同的。 。 比方说北京的审前调查要求15个工作日内完成,辽宁的是10日内,这个得具体看情况
客户无法本人签字,由其他人代签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1、以客户的名义代为民事行为时,首先要有当事人的授权;2、如果当时没有授权,事后客户可以追认,如果没有追认,也是无效的;3、即使当事人有了客户的授权,但也不能做有损害客户的合法权益的事情。
合同的成立和合同的生效是什么意思,有何区别呢?
对你的问题回复如下:一、关于合同的成立,以及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有什么关系?司法实践中,不少的当事人对这个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 二、合同的成立是指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之间基于各自的真实意思表示,就各自的合同权利义务形成了一致的意见,双方在客观上建立了合同关系。 三、合同的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按照法律规定在合同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法律约束力。 四、合同的成立属于事实判断问题,是回答有没有合同、合同关系事实上是否存在的问题,只要当事人之间就合同内容达成了合意(即一致意见),就产生了事实上的合同关系,至于法律会对该合同做出什么样的评判,与合同的事实存在与否没有关系。 五、合同的生效属于法律的价值判断问题,是对已经存在的合同对当事人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衡量,主要是判断当事人订立的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法律是肯定合同效力还是否定合同效力。 六、区别合同的成及合同的生效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一)合同的成立是确定合同是否有效的前提,没有事实存在的合同,合同的生效就无从谈起。 (二)合同的成立是合同生效的标志。 对于多数合同而言,合同自成立时起即发生法律效力,合同成立和生效的时间是一致的。 (三)合同的成立是确定不同责任的依据。 合同不成立,除可能发生缔约过失责任外,一般不存在合同责任和法律责任问题。 合同成立后,则发生生效合同的法律责任或者无效合同的法律责任。 七、法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3条: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4条: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1条: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5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4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