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爱站 02-26 16 0条评论
55Link友情链接交易平台
摘要: 在计算机网络中,IP地址和物理地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IP地址是网络层使用的逻辑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中的设备,而物理地址(也称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使用的硬件地址,用于标识设备在...

在计算机网络中,IP地址和物理地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IP地址是网络层使用的逻辑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中的设备,而物理地址(也称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使用的硬件地址,用于标识设备在物理网络上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需要通过 地址解析协议(ARP) 来实现IP地址和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当一台设备需要向另一台设备发送数据时,需要知道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本地缓存中没有目标IP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设备就会广播一个ARP请求,询问目标IP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目标设备收到该请求,就会发送一个ARP响应,告诉发送方它的物理地址。发送方就可以将数据包封装到数据链路层帧中,并根据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发送出去。

除ARP协议,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其他方式来实现IP地址和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例如,在某些虚拟化环境中,可以通过 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表 来实现这种转换,而无需使用ARP协议。

IP地址和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是网络通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ARP协议或其他方式可以实现这种转换,确保数据能够在物理网络上正确地传输。


ip地址和物理地址有什么不同?

IP地址和物理地址(又叫MAC地址)的区别主要有:

1、是否可以更改

IP地址是逻辑地址,是可以更改的,而物理地址是固定地址,出厂时就已经固定,不可以更改。

2、是否具有唯一性

IP地址,属于互联网协议地址,地址不具有唯一性;而物理地址,是每一台电脑的网卡上的固定地址,具有唯一性。

3、主要作用不同

IP地址专注于网络层,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外一个网络;而物理地址专注于数据链路层,将一个数据帧从一个节点传送到相同链路的另一个节点。

4、二者长度不同

IP地址为32位,分为4段,每段8位,用十进制数字表示;而物理地址为48位,由16进制的数字组成,分为前24位和后24位。

5、寻址协议层不同

IP地址应用于OSI第三层,即网络层;而物理地址应用在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

6、分配依据不同

IP地址的分配是基于网络拓扑,而物理地址的分配是基于制造商。

怎样将IP地址转换为实际物理地址?

将IP地址转换为实际物理地址的方法

地址解析协议(ARP)是在仅知道主机的IP地址时确定其物理地址的一种协议。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连接导向)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Transportlayer)通信协议。 ICMP是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 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 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DNS是计算机域名系统的缩写,它是由解析器以及域名服务器组成的。 域名服务器是指保存有该网络中所有主机的域名和对应IP地址,并具有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功能的服务器。

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关系是怎样的?

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英语: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是IP Address的缩写。 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目前还有些ip代理软件,但大部分都收费。

在计算机科学中,物理地址(英语:physical address),也叫实地址(real address)、二进制地址(binary address),它是在地址总线上,以电子形式存在的,使得数据总线可以访问主存的某个特定存储单元的内存地址。

两者区别:

1、属性不同

IP地址也叫逻辑地址,属于互联网协议地址。 物理地址也叫mac地址。 是每一台电脑的网卡上的固定地址,出厂的时候已经固定不变。

2、结构不同

IP地址由用点分隔开的4个8八位组构成,如192.168.0.1就是一个IP地址,这种写法叫点分十进制格式。 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分配给这两部分的位数随地址类(A类、B类、C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物理地址的长度为48位(6个字节),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每2个16进制数之间用冒号隔开,如:08:00:20:0A:8C:6D就是一个MAC地址。

3、作用不同

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物理地址是识别局域网节点的标识。 网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网卡生产厂家烧入网卡的EPROM(一种闪存芯片,通常可以通过程序擦写),它存储的是传输数据时真正赖以标识发出数据的电脑和接收数据的主机的地址。

联系

1、IP地址和MAC地址通过ARP协议联系到一起,并由此传送数据包。 再将数据包从初始节点出发,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传递,最终传送到目的节点。

2、IP地址可以和MAC地址进行绑定以此来确定网络上的唯一的一台电脑。 现在计算机都是通过先组建局域网,然后通过交换机和网络连接的。 这就需要IP地址可以和MAC地址两者的配合使用。 每个用户先分配固定的IP地址,再使用MAC地址来标志用户,这可以更好的保护电脑上的相应信息。

扩展资料:

IP地址的发展历程:

首先出现的IP地址是IPV4,它只有4段数字,每一段最大不超过255。 由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IP位址的需求量愈来愈大,使得IP位址的发放愈趋严格,各项资料显示全球IPv4位址可能在2005至2010年间全部发完(实际情况是在2011年2月3日IPv4位地址分配完毕)。

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 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 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问题。

现有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的。 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也可以说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协议,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而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以重新定义地址空间。

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估计在2005~2010年间将被分配完毕,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 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实际可分配的地址,整个地球的每平方米面积上仍可分配1000多个地址。

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一些问题,主要有端到端IP连接、服务质量(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用户对服务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IPv6在全球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实际上,并不急于推广IPv6,只需在现有的IPv4基础上将32位扩展8位到40位,即可解决IPv4地址不够的问题。 这样一来可用地址数就扩大了256倍。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爱站本文地址:https://www.awz.cc/post/15477.html发布于 02-2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网站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