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 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字组成,通常以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表示,例如 192.168.1.100。这32位二进制数字被划分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网络部分用于标识网络,主机部分用于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字,用于将 IP 地址划分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子网掩码中的1表示网络部分,0表示主机部分。例如,子网掩码 255.255.255.0 的二进制表示为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表示前24位为网络部分,后8位为主机部分。
要使用子网掩码划分 IP 地址,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例如,IP 地址为 192.168.1.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
1. IP 地址: 192.168.1.100,子网掩码: 255.255.255.0
2. 将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逻辑"与"运算:
192.168.1.100& 255.255.255.0--------------192.168.1.0
3. 网络部分为 192.168.1
4. 网络地址为 192.168.1.0
5. 广播地址为 192.168.1.255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将一个大的网络划分为多个小的网络,这就需要用到子网划分。子网划分的方法是在子网掩码中添加更多的1,从而减少主机部分的位数,增加网络部分的位数。例如,将上述的 255.255.255.0 子网掩码细分为 4 个子网,可以使用 255.255.255.192 作为子网掩码,这样就可以得到4个网络,每个网络有62个可用主机地址(2的6次方减2,减去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子网掩码是 IP 地址中用于划分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的重要工具。通过对子网掩码的合理设置,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利用IP地址资源,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安全性。掌握子网掩码的使用方法是网络管理员的必备技能之一。
子网掩码如何划分网段
选择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LSM第一个子网需要容纳55个主机,则主机号长度至少为6字节(2∧x-2≥55→x=6);第二个子网和第三个子网需要容纳25个主机,则主机号长度至少为5字节(理由同上)首先可以使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将该IP地址划分为两半。 此时主机号的长度为6字节,可以将172.0.35.128/26作为子网1的网络地(128展开成二进制为),则子网1的IP地址为172.0.35.129-172.0.35.190(主机号全为0的是网络地址,主机号全为1的被保留作为广播地址,不能使用)(129展开为二进制是,190展开为二进制是)子网2和子网3可以使用平分后的两个较小的地址空间。 子网2与子网3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 把172.0.35.192/27作为子网2的网络地址,则子网2的IP地址为172.0.35.193-172.0.35.222;把172.0.35.224/27作为子网3的网络地址,则子网3的IP地址为172.0.35.225-172.0.35.254。 综上所述子网1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IP地址空间为172.0.35.129-172.0.35.190子网2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IP地址空间为172.0.35.193-172.0.35.222子网3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IP地址空间为172.0.35.225-172.0.35.254
什么是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Subnet Mask)是一种用于指明网络地址和子网划分的32位二进制数。 在IPv4地址中,子网掩码用于区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以实现网络地址的管理和划分。 子网掩码的主要作用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在子网掩码中,将网络部分的位都设为1,将主机部分的位都设为0,这样在子网掩码和IP地址进行逻辑AND运算后,就可以得到网络地址。 例如,IP地址为192.168.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那么网络地址就是192.168.1.0。 子网掩码的常见表示方法是使用四个八位二进制数,每个八位二进制数用点分隔,例如255.255.255.0。 另外,子网掩码也可以使用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记法表示,例如/24,表示前24位为网络部分,剩下8位为主机部分。 子网掩码的应用场景包括:网络划分:通过子网掩码可以将一个大网络划分为多个小网络,每个小网络具有自己的子网掩码。 路由选择:在路由器中,子网掩码用于判断数据包的目的地是否在本地网络中,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路由转发。 网络地址转换(NAT):在进行网络地址转换时,子网掩码用于判断哪些地址是公共网络地址,哪些地址是私有网络地址。 防止广播风暴:通过子网掩码可以限制广播域的范围,防止广播风暴的产生。
如何划分子网掩码、计算IP地址?
以下答案为本人原创,绝非复制。 分两部分来回答你的疑问。 一、子网掩码的含义和根据子网掩码划分子网一个IP地址必然属于某一个网络,或者叫子网。 子网掩码就是用来指定某个IP地址的网络地址的,换一句话说,就是用来划分子网的。 例如,一个A类网络可以容纳台主机。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不可能把一个A类网络只用于一个子网,因为那样管理起来很不方便,也会出现广播风暴等种种问题,所以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把它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子网。 一个B类网络可以容纳台主机,往往也是需要划分子网的。 即便一个小型企业内部,为了部门之间的职能的需要,配置那些电脑可以互相访问,哪些不能互相访问,就需要通过划分子网的方法来实现。 子网划分的问题看起来很复杂,其实也不是很复杂。 只要把IP地址的位数、网络位数、主机位数、子网掩码的位数这几个概念搞清楚,就觉得很简单了。 IP地址位数=网络位数+主机位数=32位。 子网掩码的位数就是网络的位数。 A类网络的网络位数是8位,子网掩码就是...,换算成二进制表示为255.0.0.0。 B类网络的网络位数是16位,子网掩码就是...,换算成十进制表示为255.255.0.0。 C类网络的网络位数是24位,子网掩码就是...,换算成十进制表示为255.255.255.0。 A类网络加长子网掩码到16位就把一个A类网络划分为256个B类网络同样大小的网络,再加长到24位就又把每个B类大小的子网划分为256个C类网络大小的子网。 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大的网络,通过把子网掩码加长,使网络位多了,也就是网络数目多了,子网就多了。 当然你也可以不划分为256个子网,而划分为128个,64个,32个,16个,8个,4个,2个。 一个B类网络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0.0,你如果想把它划分为2个子网,网络位数就成立17位,也就是说子网掩码就变成了255.255.128.0;想划分为16个子网,因为16是2的4次方,所以网络位数加4变成了20位,也就是说子网掩码加长,成了20位,就是255.255.240.0。 依此类推。 一个C类网络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4位的,那么主机位=32-24=8位,2的8次方等于256,所以一个C类网络的IP地址数量(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为256个。 但是你仍然可以通过加长子网掩码的手段,把一个C类子网划分为更多的子网。 划分的子网数必定是2的n次方个,每个子网的IP数量必定是2的(8- n)次方个。 子网掩码加长1位,划分2个子网;加长2位,划分4个子网,加长6位,划分2的6次方个,也就是64个子网。 子网掩码的1的个数表示网络位的个数,简单地来说,网络位是不属于你控制的,是上级主管给你的,给你多少就是多少。 但是主机位是你可以控制的,你可以把它缩短,把缩短出来的位数加到网络位中,这样网络位就长了,子网数就多了,相应地每个子网的IP数量就少了。 记住下面的公式,遇到再复杂的子网划分问题也难不倒你了。 IP地址位数=32网络位+主机位=32子网掩码加长n位,则在当前子网基础上划分为2的n次方个子网。 每个子网的IP地址数量=2^(32-划分前子网掩码位数-n)二、如何根据子网划分的目标计算子网掩码简单来说,子网掩码就是网络地址的位数。 一个IP地址一共有32位,其中靠前的某些位表示网络地址,后面的某些位表示主机位。 网络位数+主机位数=IP地址位数=32知道了这个道理,计算子网掩码的方法就是:已知子网内IP数的多少,求出主机位的位数,用32减去主机位数就等于网络位数,也就是子网掩码。 举最简单的例子。 一个C类网络,包括256个主机位置,256是2 的8次方,所以主机位是8,那么网络位就是32-8=24,也就是说子网掩码是24位,用二进制表示就是...,换算成十进制就是255.255.255.0再比如一个C类网络划分的子网,每个网络主机IP数是32, 而32是2的5次方,所以主机位是5,那么网络位就是32-5=27,也就是说子网掩码是27位,用二进制表示就是...,换算成十进制就是255.255.255.224再比如一个B类网络划分的子网,每个网络主机IP数是1024, 而1024是2的10次方,所以主机位是10,那么网络位就是32-10=22,也就是说子网掩码是22位,用二进制表示就是...,换算成十进制就是255.255.252.0 子网划分是通过改变子网掩码的位数来实现的。 比如一个C类IP地址,默认子网掩码是24位的,二进制表示是...,换算成10进制的就是255.255.255.0。 如果是这样的子网掩码,后面的8位都可以用来做为主机的位置,2 的8次方等于256,一共有256个IP位置,因为有2个不能用,所以可用的主机位置为254个。 但是你要把这样一个地址划分成2个子网,就要从主机位里拿出一位来作为网络地址,网络地址就成了25位了。 相应地主机位就成了7位了,2 的7次方等于128,一共有126个地址可用。 这是从正向来说的,就是已知要划分的子网数,求每个子网的主机数。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先知道每个子网的主机数,让你划分子网。 其实也很简单。 首先你算一下主机数更接近于2 的几次方,那么主机位数就是几位。 32减去主机位就是网络位。 举例说明。 假如给你一个C类IP地址192.168.0.0。 假如你想划分2个子网,一个里面有100台电脑,另一个有50台电脑。 100大于2的6次方,小于2的7次方,所以主机位数取7位。 那么网络位数就是32-7=25位。 25位的子网掩码... 换算成10进制的就是 255. 255.255. 128,这就是第一个子网的子网掩码,网络号为192.168.0.0/25,网络地址192.168.0.0,主机地址192.168.0.1~192.168.0.126,广播地址192.168.0.大于2的5次方,小于2的6次方,所以主机位数取6位。 那么网络位数就是32-6=26位。 26位的子网掩码... 换算成10进制的就是 255. 255.255. 192,这就是第二个子网的子网掩码,网络号为192.168.0.128/26,网络地址192.168.0.128,主机地址192.168.0.129~192.168.0.190,广播地址192.168.0.191 注:以上的这些内容其实是我把以前我给其他网友的3个提问的回答拼接到一起又整理了一下搞出来的。 可能看起来比较乱,对不起了。 你搜搜网上的那些回答,比我的更乱。 子网掩码和子网划分的概念和方法,对于不会的人来说,特别难。 一旦你会了,又会觉得特别简单。 也许你看了我上面的回答还是云里雾里,看着很头大。 但说不定哪一天你就豁然开朗了,又会觉得这些东西很简单,根本不用写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