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类 IP 地址
A 类 IP 地址的第一个字节范围为 1-126 (0 和 127 被保留)。这类 IP 地址通常用于大型网络,如政府、大学和企业。A 类地址有 16,777,214 个可用 IP 地址。
B 类 IP 地址
B 类 IP 地址的前两个字节范围为 128-191。这类 IP 地址通常用于中型网络,如公司和组织。B 类地址有 65,534 个可用 IP 地址。
C 类 IP 地址
C 类 IP 地址的前三个字节范围为 192-223。这类 IP 地址通常用于小型网络,如家庭和小型企业。C 类地址有 254 个可用 IP 地址。
D 类 IP 地址
D 类 IP 地址的前四个字节范围为 224-239。这类 IP 地址用于多播,即从一个源向多个目的地进行数据传输。
E 类 IP 地址
E 类 IP 地址的前四个字节范围为 240-255。这类 IP 地址保留供将来使用,目前未被使用。
唯一性
每个 IP 地址都是唯一的,确保网络中每个设备的独特标识。这确保数据能够准确地传送到目的地。
层次性
IP 地址遵循层次结构,分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网络部分标识网络,主机部分标识网络中的特定设备。这种层次结构使得路由器和交换机能够高效地转发数据包。
可扩展性
IP 地址空间足够大,可以支持从小型家庭网络到大型企业网络的各种规模。这使得 IP 网络能够不断扩展和发展。
可路由性
IP 地址包含网络信息,使得数据包能够在网络中正确地路由到目的地。路由器使用 IP 地址来确定数据包的转发方向。
可管理性
IP 地址的层次结构使得网络管理员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网络。可以根据需求分配 IP 地址,并监控网络活动。
IP 地址是互联网上每个设备的唯一标识符,它们分为不同的类别,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IP 地址的唯一性、层次性、可扩展性、可路由性和可管理性使其成为互联网通信的基础。理解 IP 地址的类别及其特点对于有效地设计和管理网络至关重要。
请教IP地址分为哪几类,具体怎么分。
分为五类分别对应于A类、B类、C类、D类和E类IP地址。 1.A类IP地址一个A类IP地址由1字节(每个字节是8位)的网络地址和3个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127。 每个A类地址可连接台主机,Internet有126个A类地址。 2.B类IP地址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28~191。 每个B类地址可连接台主机,Internet有个B类地址。 3.C类IP地址一个C类地址是由3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ll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92~223。 每个C类地址可连接254台主机,Internet有个C类地址。 4.D类地址用于多点播送。 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第一个字节的数字范围为224~239,是多点播送地址,用于多目的地信息的传输,和作为备用。 全零(“0.0.0.0”)地址对应于当前主机,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5.E类地址 以“llll0”开始,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240~254。 E类地址保留,仅作实验和开发用。 考试的话一般只考A B类
什么是A.B.C类网络 怎么区别和划分
IP地址ABC概念连在某个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在它们所传送的数据包里含有某些附加信息,这些附加信息就是发送数据的计算机的地址和接受数据的计算机的地址。 当网络中存在以IP协议为基础的通信时,这些发送和接受数据的地址就是IP地址。 基本地址格式现在的IP网络使用32位地址,以点分十进制表示,如172.16.0.0。 地址格式为: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或 IP地址=主机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IP地址类型最初设计互联网络时,为了便于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标识码(ID),即网络ID和主机ID。 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有一个主机ID与其对应。 IP地址根据网络ID的不同分为5种类型,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 1. A类IP地址一个A类IP地址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 地址范围从1.0.0.0 到126.0.0.0。 可用的A类网络有126个,每个网络能容纳1亿多个主机。 2. B类IP地址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地址范围从128.0.0.0到191.255.255.255。 可用的B类网络有个,每个网络能容纳6万多个主机 。 3. C类IP地址一个C类IP地址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 范围从192.0.0.0到223.255.255.255。 C类网络可达209万余个,每个网络能容纳254个主机。 4. D类地址用于多点广播(Multicast)。 D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它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 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网络,目前这一类地址被用在多点广播(Multicast)中。 多点广播地址用来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它标识共享同一协议的一组计算机。 5. E类IP地址以“llll0”开始,为将来使用保留。 全零(“0.0.0.0”)地址对应于当前主机。 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在IP地址3种主要类型里,各保留了3个区域作为私有地址,其地址范围如下:A类地址:10.0.0.0~10.255.255.255B类地址:172.16.0.0~172.31.255.255C类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ip地址分为哪几类?
IP协议的定义、IP地址的分类及特点什么是IP协议,IP地址如何表示,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为了便于寻址和层次化地构造网络,IP地址被分为A、B、C、D、E五类,商业应用中只用到A、B、C三类。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又称互联网协议,是支持网间互连的数据报协议,它与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一起构成了TCP/IP协议族的核心。 它提供网间连接的完善功能, 包括IP数据报规定互连网络范围内的IP地址格式。 Internet 上,为了实现连接到互联网上的结点之间的通信,必须为每个结点(入网的计算机)分配一个地址,并且应当保证这个地址是全网唯一的,这便是IP地址。 目前的IP地址(IPv4:IP第4版本)由32个二进制位表示,每8位二进制数为一个整数,中间由小数点间隔,如159.226.41.98,整个IP地址空间有4组8位二进制数,由表示主机所在的网络的地址(类似部队的编号)以及主机在该网络中的标识(如同士兵在该部队的编号)共同组成。 为了便于寻址和层次化的构造网络,IP地址被分为A、B、C、D、E五类,商业应用中只用到A、B、C三类。 * A类地址:A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第一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3组8位二进制数,A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第一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0”。 不难算出,A类地址允许有126个网段,每个网络大约允许有1670万台主机,通常分配给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如主干网)。 * B类地址:B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两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两组8位二进制数,B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两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0”。 B类地址允许有个网段,每个网络允许有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多的网络(如区域网)。 * C类地址:C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3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主机标识占1组8位二进制数,C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3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10”。 具有C类地址的网络允许有254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少的网络(如校园网)。 为了便于记忆,通常习惯采用4个十进制数来表示一个IP地址,十进制数之间采用句点“.”予以分隔。 这种IP地址的表示方法也被称为点分十进制法。 如以这种方式表示,A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0.0.1-127.255.255.254;B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28.1.0.1-191.255.255.254;C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92.0.1.1-223.255.255.254。 由于网络地址紧张、主机地址相对过剩,采取子网掩码的方式来指定网段号。 TCP/IP协议与低层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无关,这也是TCP/IP的重要特点。 正因为如此 ,它能广泛地支持由低两层协议构成的物理网络结构。 目前已使用TCP/IP连接成洲际网、全国网与跨地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