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地址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标识设备的一串数字,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子网掩码则是用来划分网络中的子网的一串二进制数字,它决定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范围。
IP地址有四类,每类都有相应的默认子网掩码。A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B类为255.255.0.0,C类为255.255.255.0。这些默认子网掩码决定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计算方式。
以C类地址为例,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意味着前24位为网络地址,后8位为主机地址。一个C类网络最多可以有254个主机(2的8次方减2,因为0和255为保留地址)。将子网掩码改为255.255.255.128,则网络地址增加到25位,主机地址减少到7位,最多可以有126个主机。
子网掩码的灵活性允许网络管理员根据实际需求来划分子网,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安全性。合理设置子网掩码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网络流量,提高网络性能。
子网掩码是什么含义,谢谢!
一个IP地址必然属于某一个网络,或者叫子网。 子网掩码就是用来指定某个IP地址的网络地址的,换一句话说,就是用来划分子网的。 例如,一个A类网络可以容纳台主机。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不可能把一个A类网络只用于一个子网,因为那样管理起来很不方便,也会出现广播风暴等种种问题,所以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把它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子网。 一个B类网络可以容纳台主机,往往也是需要划分子网的。 即便一个小型企业内部,为了部门之间的职能的需要,配置那些电脑可以互相访问,哪些不能互相访问,就需要通过划分子网的方法来实现。 子网划分的问题看起来很复杂,其实也不是很复杂。 只要把IP地址的位数、网络位数、主机位数、子网掩码的位数这几个概念搞清楚,就觉得很简单了。 IP地址位数=网络位数+主机位数=32位。 子网掩码的位数就是网络的位数。 A类网络的网络位数是8位,子网掩码就是255.0.0.0,B类网络的网络位数是16位,子网掩码是255.255.0.0,C类是24位,255.255.255.0。 A类网络加长子网掩码到16位就把一个A类网络划分为256个B类网络同样大小的网络,再加长到24位就又把每个B类大小的子网划分为256个C类网络大小的子网。 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大的网络,通过把子网掩码加长,使网络位多了,也就是网络数目多了,子网就多了。 当然你也可以不划分为256个子网,而划分为128个,64个,32个,16个,8个,4个,2个。 一个B类网络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0.0,你如果想把它划分为2个子网,网络位数就成立17位,也就是说子网掩码就变成了255.255.128.0;想划分为16个子网,因为16是2的4次方,所以网络位数加4变成了20位,也就是说子网掩码加长,成了20位,就是255.255.240.0。 依此类推。
什么是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子网络遮罩,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 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 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子网掩码(subnet mask)是每个使用互联网的人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只有掌握它,才能够真正理解TCP/IP协议的设置。 以下我们就来深入浅出地讲解什么是子网掩码。 如何划分子网?首先要熟记2 的幂:2 的0 次方到9 次方的值分别为:1,2,4,8,16,32,64,128,256和512。 还有要明白的是:子网划分是借助于取走主机位,把这个取走的部分作为子网位。 因此这个意味划分越多的子网,主机将越少。 子网掩码用于辨别IP 地址中哪部分为网络地址,哪部分为主机地址,有1 和0 组成,长32 位,全为1 的位代表网络号.不是所有的网络都需要子网,因此就引入1 个概念:默认子网掩码(default subnet mask).A 类IP 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B 类的为255.255.0.0;C 类的为255.255.255.0。 CIDR 叫做无类域间路由,ISP 常用这样的方法给客户分配地址,ISP 提供给客户1 个块(block size),类似这样:192.168.10.32/28,这排数字告诉你你的子网掩码是多少,/28 代表多少位为1,最大/32.但是你必须知道的一点是:不管是A类还是B类还是其他类地址,最大可用的只能为/30,即保留2 位给主机位。 划分子网的几个捷径:1. 你所选择的子网掩码将会产生多少个子网?:2 的x 次方-2(x 代表子网位,即2 进制为1 的部分) PS:这里的x是指除去默认掩码后的子网位,例如网络地址192.168.1.1,掩码255.255.255.192,因为是C类地址,掩码为 255.255.255.0。 那么255.255.255.192(x.x.x.)使用了两个1来作为子网位。 2.每个子网能有多少主机?: 2 的y 次方-2(y 代表主机位,即2 进制为0 的部分)3.有效子网是?:有效子网号=256-10 进制的子网掩码(结果叫做block size 或base number)4.每个子网的广播地址是?:广播地址=下个子网号-15.每个子网的有效主机分别是?:忽略子网内全为0 和全为1 的地址剩下的就是有效主机地址.最后有效1 个主机地址=下个子网号-2(即广播地址-1)
什么是子网掩码?它有什么用?
要想理解什么是子网掩码,就不能不了解IP地址的构成。 互联网是由许多小型网络构成的,每个网络上都有许多主机,这样便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结构。 IP地址在设计时就考虑到地址分配的层次特点,将每个IP地址都分割成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以便于IP地址的寻址操作。 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各是多少位呢?如果不指定,就不知道哪些位是网络号、哪些是主机号,这就需要通过子网掩码来实现。 什么是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 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子网掩码的设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与IP地址相同,子网掩码的长度也是32位,左边是网络位,用二进制数字“1”表示;右边是主机位,用二进制数字“0”表示。 附图所示的就是IP地址为“192.168.1.1”和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的二进制对照。 其中,“1”有24个,代表与此相对应的IP地址左边24位是网络号;“0”有8个,代表与此户绩膏啃薇救疙寻躬默相对应的IP地址右边8位是主机号。 这样,子网掩码就确定了一个IP地址的32位二进制数字中哪些是网络号、哪些是主机号。 这对于采用TCP/IP协议的网络来说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子网掩码,才能表明一台主机所在的子网与其他子网的关系,使网络正常工作。 常用的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有数百种,这里只介绍最常用的两种子网掩码,它们分别是“255.255.255.0”和“255.255.0.0”。 1.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的网络:最后面一个数字可以在0~255范围内任意变化,因此可以提供256个IP地址。 但是实际可用的IP地址数量是256-2,即254个,因为主机号不能全是“0”或全是“1”。 2. 子网掩码是“255.255.0.0”的网络:后面两个数字可以在0~255范围内任意变化,可以提供2552个IP地址。 但是实际可用的IP地址数量是2552-2,即个。 IP地址的子网掩码设置不是任意的。 如果将子网掩码设置过大,也就是说子网范围扩大,那么,根据子网寻径规则,很可能发往和本地机不在同一子网内的目的机的数据,会因为错误的判断而认为目的机是在同一子网内,那么,数据包将在本子网内循环,直到超时并抛弃,使数据不能正确到达目的机,导致网络传输错误;如果将子网掩码设置得过小,那么就会将本来属于同一子网内的机器之间的通信当做是跨子网传输,数据包都交给缺省网关处理,这样势必增加缺省网关的负担,造成网络效率下降。 因此,子网掩码应该根据网络的规模进行设置。 如果一个网络的规模不超过254台电脑,采用“255.255.255.0”作为子网掩码就可以了,现在大多数局域网都不会超过这个数字,因此“255.255.255.0”是最常用的IP地址子网掩码;笔者见到的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校园网具有1500多台电脑,这种规模的局域网可以使用“255.255.0.0”。 默认子网掩码 在Windows 2000 Server中,如果给一个网卡指定IP地址,系统会自动填入一个默认的子网掩码。 这是Windows 2000 Server为了节省用户输入时间自动产生的子网掩码。 比如,局域网最常使用的IP地址“192.168.x.x”默认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一般情况下,IP地址使用默认子网掩码就可以了。